节气养生丨清明节 防治高血压
来源:北京红旗中医医院
24小时健康热线:010-88992399

2024年的4月4日,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。清明,上承春分,下启谷雨,在仲春与暮春之交,因为“气清景明、万物皆显”而得名,既是节气,又是节日。作为节气,清明是踏青出游的好时节;作为节日,清明又是扫墓祭祖的日子,适合亲友一起外出参加放风筝、荡秋千、踢球、打马球、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。

中医理论认为,机体生长在于春季,清明时节是一年养生的重要时期,是调理身体的好时机。那么,这段时间如何做好养生?北京红旗中医医院心脑血管会诊中心的赵军主任给出以下建议。

清明养生-高血压.jpeg

清明节后是高血压的高发期

一、防治高血压

清明时节天气温和,雨水明显增多,适合谷物生长,对人体影响也很大。机体容易出现阴阳失调、本虚标实的现象,使人产生疲倦嗜睡的感觉。而乍暖还寒的天气又容易使人受凉感冒,容易发生呼吸道传染病,因而应多加预防。

心脑血管患者对于清明时节的气候适应性较差,容易出现血压增高,出现头痛、头晕、失眠的症状,还易于发作心绞痛。

所以,心脑血管病人要保持心情舒畅,选择动作柔和、动中有静的锻炼方式如太极拳等;避免参加带有竞赛性的活动,以免情绪激动;避免做负重性活动,以免引起屏气,而引起血压升高。平时也要注意锻炼心肺功能,观测和平抑血压。

二、养生重在养肝

传统的养生理论认为“春与肝相应”,意思是说春季的气候特点与人体肝脏有密切关系。所以,春季的养生保健方法应以养肝为主。

调养肝脏有“养肝”和“清肝”之分。具体方法有多种,如以肝养肝、以味养肝、以血养肝和以菜养肝等。饮食应当以温润、清补为主,可以多吃“柔肝”的食物,如荠菜、山药、银耳、大枣等;还可以多吃一些黄花菜,这种菜开胸膈,平肝火,让人心气平和,所以又被称为“忘忧草”;同时,清明雨水多,湿气较重,在饮食上要注意选择一些温胃祛湿的食物,如萝卜、芋头等。

特别提醒,有肝病的人不宜食用笋、鸡、海鱼等“发物”。

黄花菜.png

黄花菜又称“忘忧草”,具有明目安神的食用功效,对于高血压患者有很好的保健作用

三、调节情志莫伤悲

清明节是重要的祭祀节日,人们通过祭祖和扫墓活动来缅怀先人,寄托哀思。当看到亲人的墓碑,许多人难免睹物思人,悲痛万分。不过,悲伤过度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是很严重的,尤其是患有高血压、冠心病的人更应控制情绪,以防旧病复发

另外,春季又是多种精神疾病的高发期,再加上清明扫墓容易使人情绪低落、抑郁,诱发精神疾病。因此,清明前后人们不要过于悲伤,要保持稳定的情绪和舒畅的心情,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,以便更好地迎接未来的工作生活。

可以通过增加活动的方式改善情绪。无论是外出散步、骑车,还是室内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,与亲朋好友聊天,都能够使人感到愉悦,心情开朗。另外也可以听听音乐,欢快的音符可以舒缓紧张的神经,把注意力转移到音乐上,低落的情绪自然能够得到舒缓。

足三里.jpg

经常敲打按揉足三里穴位可以疏肝解郁,预防血管硬化

四、按摩穴位调血脂

春天肝气过旺,会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,阻碍其运化机能,造成情绪失调、气运行血不畅,从而引发各种疾病。经常敲打或按揉以行间穴、太冲穴、足三里,可以很好地疏肝解郁。

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,犊鼻穴下3寸,距胫骨前缘一横指(中指)。长期按摩此穴,可降血脂、降低血液黏度、预防血管硬化,对脂肪肝的防治也有很大益处。每天每侧按揉30~50次,以个人感觉酸胀为度。

赵军——正牌1200.jpg

北京红旗中医医院心脑血管会诊中心赵军主任

专家介绍:心脑血管中心赵军

       赵军,女,中医内科主任医师,中华中医药学会高级会员,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。毕业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,从事中医临床医教研工作近40年,长期担任心脑疾病学科带头人。在《中华医学杂志》发表论文20余篇,编写医学专著一部。

       赵军主任擅长辨证施治,在祖传配方和临床经验的基础上独创“化瘀宣痹”疗法,为患者扶助正气,增加免疫功能,对于心脑疾病尤其是冠心病、心绞痛、心梗、心脏支架术后康复、脑梗及脑梗后遗症等病的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,打破了“不能用药物修复冠心病、脑梗等疾病”的陈旧观念,实现了广大患者不做搭桥、不做支架的夙愿,受到患者的一致好评。